4月29日,“中小企業綠色供應鏈出海服務大會”在蘇州高新區成功召開。此次大會以“綠色供應鏈賦能中小企業出海”為主題,旨在打破中小企業傳統的產業鏈壁壘,整合產業鏈協同合作,促進價值創造。
2025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通知,組織開展中小企業出海服務專項行動,推動各地結合實際,加強出海服務的系統化供給,組織服務機構與有出海意向的中小企業精準化對接,提供專業化服務,促進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
上海氣候周執行委員會聯席主任鄒榮在致辭中對出席會議的嘉賓表示歡迎和感謝。他指出,上海氣候周作為驅動綠色創新、引領產業轉型的全球化平臺,致力于推動全球氣候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近期,在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的支持下,上海氣候周籌備設立了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綠色低碳工作委員會(簡稱“綠碳委”)。該委員會旨在發揮全球氣候治理與綠色合作的重要國際平臺作用,推動中小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其開拓海外市場,促進國際貿易發展。
啟動儀式
依托工信部政策指引和綠碳委功能定位,上海氣候周利用全球網絡,鏈接國際組織、鏈主企業、專業服務機構等全球化資源,搭建一站式出海服務的系統化服務平臺。上海氣候周在蘇州高新區成立首個“中小企業綠色供應鏈出海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出海服務中心),立足制造業高地,為全國中小企業出海提供政策入企、市場開拓、國際人才、管理提升、跨境金融、權益保護等多項服務。
簽約儀式
大會上,首批簽約的合作伙伴來自碳足跡管理、合規服務、法律服務、人才服務、融資服務、企服管理、海外站點及跨境服務等8家專業機構。首批加入的中小企業來自新能源汽車、循環材料、工業設備、能源利用、船舶制造等行業。上海氣候周以“標準”作為抓手,將與伙伴共建“中小企業綠色供應鏈出海服務指南”,打造符合中小企業發展的出海服務體系,推動建立兼具全球共識與中國特色的中小企業價值鏈升級范式,實現訂單端到端閉環。
主題分享
大會上,中心伙伴從各個角度詮釋了中小企業出海面臨的困境與機遇。
董鵬 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可持續業務負責人 中企全球化釋放新商機
在全球化進程中,中國企業遭遇諸多挑戰,例如綠色壁壘及供應鏈合規要求等。為協助企業突破這些障礙,需要深入探討ESG與可持續發展在企業國際化戰略中的關鍵作用。倡導企業應將ESG理念融入其核心業務戰略,從產品設計源頭開始,經過原材料的選擇,直至最終產品的銷售與回收利用,共同推動產業鏈的綠色轉型,最終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雙贏。
萬安鳳 中國沙特科技創新中心副主席 以綠色為橋梁,助力中小企業出海沙特
作為綠色引領,橋接未來的中沙科技創新中心認為中小企業出海,需要面對市場研究與政策導航、注冊設立與合規咨詢、綠色供應鏈建設與認證輔導、跨境金融與財稅合規、本地化招聘與運營托管、品牌推廣與政府關系對接等系列問題,協同創建平臺的意義在于可以系統性幫助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服務。
Michael Zhang 張鵬 挪威Hermansen家族辦公室中國區負責人 中國企業綠色出海經驗分享
中國企業合作已從傳統貿易升級為技術共創。中國企業的綠色技術優勢與北歐市場綠色目標形成良性循環,這種雙向賦能正在重新定義全球綠色產業合作模式,協同發展的平臺,為中國企業綠色出海提供了機會,同樣為中歐綠色合作注入新動力。
劉美云 蘇州高新區低碳產業協會秘書長 精耕綠色發展新模式 擎動低碳轉型新標桿
蘇州高新區低碳產業協會秘書長劉美云以“精耕綠色發展新模式 擎動低碳轉型新標桿”為題作主要分享。他詳細介紹了蘇州高新區在綠色低碳產業方面的優勢與發展成果,以及高新區打造的綠色低碳產業示范基地(GLC Park)。
中小企業綠色供應鏈出海服務中心分享 蘭江 北京東衛(上海)律師事務所 合伙人 蘭江 美國高關稅下從法律視角看企業綠色供應鏈出海
美國高關稅政策雖然增加了中小企業綠色供應鏈出海的合規挑戰,但也催生了新的機遇。結合國際貿易法、投資法、ESG合規及供應鏈管理,提出以下關鍵法律機遇及應對策略,如關稅優化與貿易合規策略、海外投資架構與本地化合規、綠色認證與ESG合規機遇、合同與供應鏈法律風險管理、新興市場法律紅利。中小企業需通過專業法律布局,將關稅壓力轉化為合規競爭力,搶占綠色貿易新賽道。
王立婷 SGS 中國ESG業務拓展主任 從零到一幫助中小企業應對出海綠色合規要求
SGS全新的“IMPACT NOW for sustainability”(可持續發展 即刻行動)解決方案,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的“IMPACT NOW”解決方案。該方案以“輕量化、精準化、全周期”為核心理念,將整合政策解讀、國際標準認證、碳足跡追蹤等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從國內合規到國際市場準入的“全鏈條護航”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綠色發展和出海合規支持。
王健 德國Censere集團執行董事 中小企業出海融資評估
作為跨領域的專業服務供應商,Censere集團依托國際會計準則構建的估值體系,服務涵蓋跨境資本運作(投融資、并購重組)、財務信息披露(IFRS/US GAAP合規)、稅務籌劃、法務支持及保險精算等多元場景,為跨境交易和資本市場提供決策支持及服務,服務鏈條貫穿市場準入戰略設計、投融資架構搭建、跨境并購服務、財稅合規管理、知識產權布局、ESG體系建設等關鍵環節,同時在電商生態構建(跨境物流、倉儲運營)、跨文化培訓等領域。
徐峻 蘇州海貿通跨境電子商務副總經理徐峻先生 蘇州高新區跨境電商產業服務
蘇州海貿通跨境電子商務副總經理徐峻先生分別從蘇州高新區綠色供應鏈產業以及跨境電商生態創新中心進行介紹。他提到,蘇州高新區的跨境電商產業園目前已有100多家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這些企業涵蓋了各個行業。產業園為企業提供從通關、物流到金融、知識產權等綜合性的服務,通過專家評審模式,高效推動資源的優化配置,助力產業園區向規模化和專業化發展。此外,蘇州高新區還積極布局海外倉,如1月新開設的德國倉,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圓桌討論
“中小企業綠色供應鏈升級促進全球化布局”圓桌論壇由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可持續發展負責人董鵬主持,言和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玉剛、中國沙特科技創新中心副主席萬安鳳、SGS中國ESG業務拓展主任王立婷、中瑞世聯資產評估集團有限公司殷守梅等嘉賓出席。他們圍繞綠色供應鏈的提質升級、合規保障、金融賦能及全球化布局規劃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中國企業合作已從傳統貿易升級為技術共創。中國企業的綠色技術優勢與北歐市場綠色目標形成良性循環,這種雙向賦能正在重新定義全球綠色產業合作模式。協同發展的平臺為中國企業綠色出海提供了機會,同樣為中歐綠色合作注入新動力。
本次會議由上海氣候周執行委員會執行秘書長管潔主持。大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深化了全球綠色供應鏈合作共識,推動了中小企業在綠色低碳領域的國際化發展。上海氣候周將秉持“中國行動、亞洲聲音、世界標準”的宗旨,持續發揮其作為全球氣候行動重要平臺的作用,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與合作框架,助力中小企業突破綠色貿易壁壘,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同時,上海氣候周也將繼續推動綠色技術的交流與應用,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本次會議由上海氣候周執行委員會主辦,蘇州高新現代服務業招商中心有限公司承辦,得到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低碳技術性貿易措施評議基地(成都)、蘇州海關駐虎丘辦事處、蘇州高新區工商聯、蘇州海貿通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服務有限公司、通標標準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北京東衛(上海)律師事務所、德國Censere集團、中國沙特科技創新中心、挪威赫爾曼森家族辦公室、中瑞世聯資產評估集團有限公司、言和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蘇州牧風壓縮機設備有限公司、斯特靈威盛(蘇州)科技有限公司、英派科技有限公司、優攬海事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熊貓碳業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朝夕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奧文企業管理(江蘇)有限公司、江蘇久誠人才咨詢集團有限公司等機構的大力支持。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