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二区_欧美韩国日本一区_青青草国产在线_久草视频新_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_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今天是20250701星期二 距離2060碳中和還有12601天
熱點關鍵詞:
2025 06/11

薛東陽

來源:中外企業文化

金融機構參與碳金融市場的模式、路徑及相關建議

字體:
分享到:
掃一掃
摘要: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背景下,“雙碳”目標引領經濟綠色轉型,碳金融應運而生。碳金融內涵豐富,能提升碳市場活躍度,為“雙碳”目標提供金融支持。金融機構發展碳金融有必要性,相關政策法規不斷完善,碳金融基礎資產發展顯著,全國及地方碳市場均取得積極進展。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形勢下,“雙碳” 目標已成為世界經濟綠色轉型的核心指引。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凸顯,企業的價值觀與社會責任內涵不斷拓展,碳金融應運而生并肩負起關鍵使命。從企業價值觀層面看,積極投身碳金融實踐體現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度認同與踐行,意味著企業超越單純經濟利益追求,將生態環境保護內化為核心價值要素,塑造綠色、創新與負責任的企業形象,引領行業價值取向革新。

于企業社會責任范疇而言,碳金融為企業履行環保責任開辟有效路徑。企業借助參與碳金融市場,精準核算、管控碳排放,積極推動節能減排項目,促進綠色技術創新與應用,在自身減碳的同時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轉型,助力全社會溫室氣體減排,緩解氣候變化壓力,為構建低碳社會貢獻關鍵力量,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

碳金融通過為碳市場提供多樣化的交易、融資和資產管理工具,能夠提升碳市場的活躍度與流動性,促進形成合理的碳價,引導社會資金流向綠色低碳領域,為 “雙碳” 目標提供金融支持。


1、碳金融的內涵

碳金融通過為碳市場提供多樣化的交易、融資和資產管理工具,能夠提升碳市場的活躍度與流動性,促進形成合理的碳價,引導社會資金流向綠色低碳領域,為"雙碳”目標提供金融支持。碳金融產品在價格發現、提供流動性、風險管理、資金融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廣義的碳金融指碳市場與碳金融產品的總和,狹義的碳市場指碳金融市場金融化的碳市場,其建設基礎是碳市場,其基礎資產是碳配額、CCER等交易標的。


2、金融機構發展碳金融的必要性

碳市場與傳統金融市場都具有一級市場、二級市場與衍生品市場,天然具備金融屬性。生態環境部門負責配額確定、發放和履約管理,重點控排企業負責配額清繳、通過碳交易實現保值增值,金融機構、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積極參與碳市場衍生品建設等。金融機構參與碳市場建設,能夠活躍碳市場、提高碳定價效率,對碳市場金融化的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金融機構發展碳金融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直接參與碳市場,提升碳市場流動性;二是向碳市場參與者提供金融中介服務,推進碳金融產品的設計和碳金融服務的發展,例如證券公司可以開展碳市場做市,持續參與國內碳市場雙邊報價,即使在非履約月份的淡季也能為市場注入流動性。


image.png


3、碳金融相關政策法規與標準體系

金融機構參與碳市場建設具備一定的法律基礎?!短寂欧艡嘟灰坠芾頃盒袟l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作為我國碳交易綱領性文件,將積極保障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平穩運行。其中第七條明確,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以及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其他主體,可以參與碳排放權交易。該條款為金融機構、碳資產管理公司遠期參與碳交易提供了法律依據。2021年11月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廣州期貨交易所建設碳期貨市場,規范發展碳金融服務。2024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發揮綠色金融作用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也提出:逐步豐富交易品種、交易主體和交易方式,研究完善碳市場相關準入、交易、服務等技術規范,穩步推進金融機構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

碳金融相關制度規范不斷完善。2023年12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中國碳衍生產品交易定義文件(2023年版)》,這是繼財政部2019年發布《碳排放權交易有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之后,非碳市場主管部門發布的又一項碳市場相關配套支持規范文件,為商業銀行開展相關碳金融業務奠定了一定基礎。2022年4月,中國證監會發布金融行業標準《碳金融產品》(JR/T0244-2022),將碳金融產品明確分為碳市場交易工具、碳市場融資工具、碳市場支持工具,并對三類工具進一步細分金融衍生產品。


4、碳金融的基礎資產發展現狀

碳金融的基礎資產主要包括碳配額、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地方碳配額及碳普惠等。全國碳市場進展顯著。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二個履約周(2021、2022年度)共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257家,年度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約5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是目前全球覆蓋排放量最大的市場。截至2023年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4.42億噸,累計成交額249.19億元。目前碳市場擴圍工作已經啟動,鋼鐵、電解鋁、水泥三個行業的工作方案已經正式征求意見。

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作為全國碳市場的重要補充機制,全國CCER市場的啟動將有助于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全國碳市場功能。2024年CCER市場正式啟動,為CCER作為碳抵消額進入全國碳市場開啟了新的階段。2024年6月,國家認監委發布了首批CCER項目審定與減排量核查機構。截至2024年10月,共有43個CCER項目公示,其中37個項目已完成公示,涉及年減排量超千萬噸,這將為全國碳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地方碳市場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各地方試點碳市場承擔著為全國碳市場建設探索機制創新、先行先試的任務,也是服務地方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我國共有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福建及四川9個碳交易試點。地方碳市場覆蓋范圍更廣,覆蓋鋼鐵、水泥、化工、造紙等20多個行業超3000家企業,有效促進企業溫室氣體減排,強化低碳發展意識,為全國統一碳市場建設探索和服務地方低碳轉型貢獻了寶貴經驗。


5、金融機構參與碳市場主要模式

碳資產作為一種新興資產,吸引著金融機構圍繞融資類金融工具、交易類金融工具、支持類金融工具等具體產品類型,不斷推陳出新,碳市場金融屬性不斷得到激發。國內部分金融機構已經探索碳金融工作,例如中金公司、華泰證券、申萬宏源證券、東方證券、中信建投、華寶證券、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等8家券商自營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獲得證監會無異議函。

融資類金融工具方面,自2021年7月全國碳市場上線以來,我國金融機構已發放超170筆碳資產質押融資,其中涉及碳排放權配額質押的貸款超135筆(約占80%)。其余的主要融資方式包括CCER質押貸款、碳匯質押貸款以及碳減排預期收益權貸款等。此外,上海市、廣東省、湖北省等地方碳市場省份相繼發布碳排放質押貸款相關制度規則,碳質押業務逐漸成熟,例如截至2024年6月,上海碳市場已完成39筆碳質押業務,質押數量累計370萬噸,融資金額超1億元。碳回購業務方面,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華寶證券、柏能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上海迪賽諾化學制藥有限公司、東方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金公司等共計10家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會員機構及企業首批次達成7筆碳回購業務。

交易類金融工具方面,早在2016年,深圳招銀國金投資有限公司、北京環境交易所即簽署了國內首筆碳配額場外期權合約,交易量為2萬噸。2017年,上海市試點推出了國內首個標準化的碳衍生產品-上海碳配額遠期,該產品由上海清算所擔任中央對手清算職能,是國內唯一采取符合中央對手清算的、標準化的、符合金融監管要求的碳金融產品,截至2024年10月已經累計成交額超1.8億元。2022年,濰坊市政金控股集團、云支付公司和大數據公司與濰坊市晶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業務合作協議,四方共同開發諸城100MW光伏碳資產項目,通過期權的方式鎖定了該項目新增減排量及其動態交易價格。該筆業務以項目新增減排量提高濰坊企業碳排放額度,預計為晨鳴紙業、盛世熱電等重點工業企業增加200萬噸碳排放量指標。

支持類碳金融工具方面,典型的金融衍生產品包括碳指數、碳保險、碳基金等。2022年發布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SEEE碳中和,931755),2024年10月一度報1838.61點,成交額2727.53億元。截至2024年6月,追蹤該指數的基金產品達22只,總規模53.05億元。再如碳保險,可以起到預防、賠償、激勵、增信等各項作用。國內財險公司開發了碳資產回購履約保證保險、溫室氣體控排企業碳配額質押貸款保證保險、草原碳匯遙感指數保險等創新產品。

基金方面,國家電投所屬國電投清潔能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清能基金以最高等級(Ge-1)標準獲得中誠信綠金的認證,成為國內首家獲得綠色主體認證的基金管理公司。與此同時,清能基金發起設立的規模為95億元的電投清能一期碳中和股權投資基金以最高等級(G-1)標準獲得中誠信綠金的認證,成為國內首只經綠色認證的綠色低碳產業投資基金。


6、金融機構發展碳金融的瓶頸

金融機構參與碳市場建設尚存在系列的平均,碳市場方面,當前我國碳市場參與者較為單一、風險管理工具匱乏,主要為實體企業,市場交易還不活躍,價格發現功能還不完善,存在履約月份交易量集中、價格漲幅巨大,而其余月份交易量寡淡的潮汐現象。試點碳市場方面,各區域碳市場相對割裂、體量有限且規則不統一,碳金融產品創新不足,僅有碳質押貸款、碳遠期等部分工具實現了常規應用。碳資產定價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碳價發現機制,也未形成統一、標準化的碳資產估值方法學,碳資產質押物價值難以精確估算。此外,有部分金融機構擔心碳金融可能引發碳價劇烈波動等方面的風險。


image.png


7、發展碳金融相關建議

積極構建行業生態。建議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碳金融發展頂層設計,營造良好的碳金融發展環境。參照歐盟等成熟碳市場建設經驗,適當放寬準入標準,鼓勵商業銀行、碳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參與碳市場。

引進和培育碳資產管理、碳信用評級、碳咨詢研究、碳核算核查、碳審計、碳交易法律服務等碳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完善碳金融產業鏈服務格局。

瞄準重點領域試點。充分激發碳市場金融屬性,發揮好市場對于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先期可以選取全國碳配儲、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等碳資產標的,選取部分省市或者金融機構進行試點,積累業務開發、風險管理等相關經驗。積極引導相關金融機構提前做好碳金融布局,為碳交易提供資金存管、清算、結算、碳資產管理、代理開戶等服務。

不斷創新金融產品。融資類碳金融工具方面,充分利用碳資產標的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探索碳資產抵質押融資、碳資產回購、碳資產托管、碳債券等業務。交易類碳金融工具方面,在碳排放權交易的基礎上,積極開發碳期貨、碳期權、碳遠期、碳掉期、碳借貸等碳金融衍生品。支持類碳金融工具方面,探索開發服務于碳市場的量化服務、風險管理等金融產品,重點推出碳指數、碳保險、碳基金等。

持續加強科技賦能。碳市場參與各類主體充分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為碳排放監管、碳配額管理、碳排放核算、碳信用產品開發、碳普惠推廣、碳金融服務等提供信息化決策支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平臺,整合政策共享、風險管理、碳資產管理、培訓交易等功能,不斷提高碳金融的效率和透明度。

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加強碳金融人才培養,積極開展碳金融領域專業教育、人才培訓,不斷提升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及專業能力。各機構依托自身優勢,聚焦碳核算、碳交易、碳定價、碳會計等不同領域,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碳金融品牌,培養更多專業碳金融人才。

商務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丁香视频在线观看 | 欧洲精品久久久久毛片完整版 | 天天色图 | 亚洲自拍偷拍欧美 | 日日干日日操 | 香蕉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 久久久精品国产 | 久久综合久色欧美综合狠狠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亚洲 |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男女啪啪高潮无遮挡免费动态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成av人电影在线 | 亚洲高清在线 |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综合国产在线 |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 午夜国产| 男人的天堂久久 | 中文字幕免费中文 | 国产欧美在线播放 | 99精品久久久 | 欧美激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麻豆 |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 a在线视频 | 成人av在线大片 | www312aⅴ欧美在线看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94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av夏目彩春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久久国际精品 | 国产精品69毛片高清亚洲 |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 欧美福利久久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欧美熟 | 日韩成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