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報訊(記者 于江艷報道)總投資1700億元的全球首個應用二代技術直接液化煤制油項目3月28日在中國新疆開建。當天,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岔哈泉園區,國家能源集團哈密能源集成創新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工,這里將承載新疆第一個煤制油項目。
3月28日,承載煤制油項目的國家能源集團哈密能源集成創新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岔哈泉園區開工。圖/國家能源集團新疆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國能哈密能源集成創新基地項目為煤礦、煤制油、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一體化項目,其中國能哈密煤制油項目將應用全球首個二代直接液化技術。
“哈密有著世界罕見的富油煤,非常適合煤直接液化項目。”國家能源集團董事長劉國躍說。國能哈密煤制油項目計劃每年用煤1420萬噸,產油品超400萬噸。其中,設計直接液化煤制油生產線年產油品320萬噸,間接液化煤制油生產線年產油品80至100萬噸。最終,兩種液化方式油品耦合,調制出特種油品。
國際上,煤制油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液化,二是間接液化。“今天開工的新疆哈密項目是我國目前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中國工程院院士袁亮表示,相比間接液化,直接液化技術更難。在國家能源集團的研究努力下,我國直接液化煤制油技術已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目前,二代技術為我國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家能源集團新疆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振林介紹,在鄂爾多斯成功應用煤制油一代技術后,經過優化流程和設備,形成了全球首個二代直接液化技術工藝包。
3月28日,承載煤制油項目的國家能源集團哈密能源集成創新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岔哈泉園區開工。圖/國家能源集團新疆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國能哈密煤制油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將建設煤礦、煤制油項目、風光發電項目;二期將聯產出PX(對二甲苯)、PGA(聚乙交酯)等化工產品。其中,PX可用作紡織原料,下游可與新疆紡織產業耦合;PGA用作可降解塑料,下游可帶動生活用品、農用地膜和醫用等產業發展。
新疆大學省部共建碳基能源資源化學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賈殿增表示,國能哈密煤制油項目建成后,對帶動地方就業、聯動上下游產業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并在新疆形成煤炭高效利用示范。
國能哈密能源集成創新基地項目將于2027年底建成投產,未來可增加直接就業崗位5500個,間接就業崗位近3萬個。
目前,國家能源集團分別在內蒙古、寧夏投資的年產108萬噸的直接液化煤制油項目、年產400萬噸的間接液化煤制油項目,都已建成投產,運行穩定,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效果良好。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