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陶堰玻璃有限公司2x600t/d浮法玻璃生產線4.5MW余熱電站建設項目
一、案例名稱
浙江紹興陶堰玻璃有限公司2x600t/d浮法玻璃生產線4.5MW余熱電站建設項目
二、案例業主
浙江紹興陶堰玻璃有限公司是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屬企業,生產規模位居浙江第一位,全國第四位。公司玻璃產品品種豐富,在建筑、汽車玻璃市場和鋼化、夾層中空、制鏡等玻璃深加工市場占有一定的份額。企業已形成優質浮法玻璃835.2萬重箱的年生產能力,現有600t/d超白和600t/d汽車級浮法玻璃生產線各一條。
三、案例內容
1.技術原理及適用領域
浮法玻璃在熔制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高溫煙氣,溫度在1000°C以上,煙氣流經蓄熱室、主煙道后,進鍋爐前煙溫在500°C左右,經余熱鍋爐用于制取蒸汽。其中余熱鍋爐的給水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由汽輪機冷凝機冷凝泵送來的冷凝水,冷凝水進入化學除氧器除氧;另一部分是由化學水處理系統輸送來的軟化水作為補充水直接進入化學除氧器。給水由給水泵送至窯頭省煤器,由省煤器加熱成欠飽和水分別送至窯頭窯尾分離汽包。經各自的熱水循環泵送入各自的發器產生飽和蒸汽,然后進入各自的過熱器窯頭鍋爐產生1.3MPa、310°C過熱蒸汽,兩部分過熱蒸汽一同進入到過熱蒸汽母管送入汽輪發電機,作功后由冷凝器冷卻成凝結水送至化學除氧水箱。即過熱蒸汽自汽包流出,經蒸汽管路送至汽機房分氣缸混合送入汽輪機膨脹作功,最終在冷凝器內凝結為水送至除氧器,除氧后送至蒸汽制取系統,進行再循環。
該技術可適用于水泥、玻璃、冶金等行業。
2.案例實施情況
該項目充分利用兩條600t/d的浮法玻璃生產線的廢氣余熱,進行純低溫余熱發電,裝機量為4.5MW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帶0.49MPa的非調抽汽,供重油加熱及除氧器用汽)。
該項目技術方案為在兩條玻璃生產線蓄熱室后與煙囪間各設置一臺余熱換熱器,兩臺余熱換熱器生產1.47MPa-350°C的過熱汽,每臺余熱換熱器的額定產汽量為14.7th;產生的蒸汽通過廠區主蒸汽管網送入汽輪發電主廠房內的集汽缸,通過集汽缸平衡壓力和溫度后,進入C4.5-1.25/0.490型凝汽式汽輪機,帶動OF4.5-2型發電機發電。
玻璃熔窯中的熔化溫度約為1650°C重油燃燒后的廢氣經蓄熱室進入熔察的空氣換熱后,溫度下降到約400~500°C,經煙道排出到煙囪放空。經煙氣標定每條浮法玻璃生產線的煙氣參數為100000Nm'/h煙氣量,煙氣溫度約為450°C。預計每條生產線每小時可生產蒸汽約14.5噸(壓力1.35MPa)。該項目蒸汽總產量29000kg/h:發電汽耗率5.5kg/kW·h,抽汽量5000kg/h,發電量4436kW·h,因此安裝了低壓(1.27Mpa)、低溫(335°C)的4.5MW凝汽式汽輪機的發電機組一套。
該項目于2008年6月開始施工,2009年5月發電機組正式并網發電,該項目于2009年7月通過竣工驗收,目前設備運行良好。
四、項目年節能量及節能效益
利用窯爐的煙氣余熱,通過余熱鍋爐產生過熱蒸汽,推動發電機組進行發電,在運行過程中還需要消耗電力、冷卻水等介質,電站的能源消耗表如下:
表1 蒸汽產量
表2 余熱電站節能量情況
新建這座電站后,每年可節約11627噸標準煤,按照當地工業電價計算,每年可為業主增加經濟效益約1912.02萬元。
五、商業模式
該項目采用節能效益分享型模式運作即節能服務公司就該項目與業主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業主提供能源審計、節能改造的
可行性研究報告,設備設計、選擇及采購施工、安裝和調試,為業主單位的操作和維修人員提供相關培訓,項目建成后的維護和保養等專業服務,
節能服務公司負責解決項目所需的所有資金,并與業主單位對項目所產生的節能效益進行分享,合同期限為七年,合同期內節能服務公司與業主的分享比例保持不變,以國家電力部門公布電價上調的增加額進行分配調整。在合同期內,項目的所有權屬于節能服務公司,合同期滿且業主付清所有合同款項后,節能服務公司向業主轉移項目所有權,將設備無償贈予業主,之后的節能收益為業主所有。在項目合同期內,節能服務公司向業主提供所安裝設備的維護服務,并與業主保持密切聯系,對所安裝設備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快速診斷和處理,同時不斷優化和改進所安裝設備的運行性能,以提高項目的節能量及其效益。
六、融資渠道
該項目總投資為4184.85萬元(包括工程建設費用及后期運行維護費用),由節能服務公司提供。其中2000萬元由節能服務公司向杭州銀行申請商業銀行貸款,貸款期限為1年,貸款到期時采用續貸形式,以公司其他收益填充缺款,即循環貸款。可使項目建設期資金保證到位。
杭州銀行對項目的貸款使用了普通商業貸款,由杭州汽輪集團公司擔保。該項目于2008年12月正式生效,項目執行期為7年,資金的絕大部分使用在建設期,順利投產之后即開始對業主單位進行資金的分期回收,進而使貸款再周轉和循環。
七、優惠政策
根據財政部、國家發改委關于印發《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資金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財建(2007〕371號),該項目符合通知要求,目前已申請到中央財政獎勵資金122萬元。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