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綠色科技論壇2月26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與會官員及專家共同探討香港如何在全球綠色轉型中貢獻力量。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全球正努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綠色發展空間極大,香港在這個大潮中絕不會缺席,更要成為領跑者,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陳茂波提出,香港在科技、金融和國際化三方面擁有優勢,其中香港綠色融資量領先亞洲,擁有完整的資金鏈條,可滿足企業在不同階段的融資需求,以及為企業提供對接中國內地和國際標準、綠色項目認證的服務。同時,不少香港創科公司的產品已打通海內外市場,從綠色金融科技到綠色農業、從循環經濟到碳捕集技術,這些企業能提供具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香港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名譽主席馬駿建議,香港應大力發展私募基金、創投等綠色股權投資,支持綠色低碳科技企業在香港、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的落地;在綠色建筑、低碳交通、循環經濟等領域提早布局,創造示范項目;從孵化與加速政策、優惠融資、場景開發等方面構建一個吸引國內外綠色科技企業的生態圈。
全球能源轉型委員會主席阿代爾·特納(Adair Turner)認為,綠色技術創新是全球建立低碳經濟的絕對核心,中國內地在太陽能光電、降低風力發電成本、電動車等關鍵技術處于領先地位,而香港作為世界最重要港口之一,可在航運脫碳方面發揮重要角色。“我希望繼續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朋友協力推動綠色科技發展,共同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
香港碳排放主要來自發電、運輸和廢棄物。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香港九成電力消耗來自建筑物,特區政府希望于2050年前大幅減少建筑物用電,并發展轉廢為能設施逐步取代堆填區處理垃圾。近日,香港也實現氫能巴士運行,推動綠色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認為,再生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碳移除技術對實現“碳中和”至關重要。香港可與內地產業部門、研究機構和碳市場平臺密切合作,為全球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做出貢獻,并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據悉,首屆“香港綠色周”26日在港揭幕,香港綠色科技論壇為其揭幕活動,由香港綠色發展研究院、香港科技園公司,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共同主辦。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