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與杭州聚川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1000萬元,發展管道系統工程等業務。
管網建設是“十四五’時期水污染治理的重要任務之一,近期管網問題備受關注。
中央環保督察緊盯
5月27日,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對7個典型案例進行集中公開通報,主要涉及水環境基礎設施短板突出、管網建設改造不到位、污水直排等問題,如:
湖北清江東路過江污水管道2021年6月就已破損,污水泄入清江,至今仍未修復;大沙壩污水處理廠沿江污水管網大量生活污水溢流排入清江。
湖南管網建設改造進展滯后,據統計,湖南省實際僅為25.1%,其中,長沙市更是由2021年的35.6%下降至2023年的26.1%。
重慶市城鎮排水管網排查整治工作進展緩慢,截至2024年5月,全市污水管網精細化排查僅完成1.33萬公里,占總長度的45%,對已排查出的嚴重和重大結構缺陷問題整治進度僅36.7%。
云南昆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建設管理長期不到位,雨污混流、管網破損滲漏等問題普遍存在,嚴重影響現有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能。
污水管網整治滯后、管網建設管理不到位等情況在每個案例中均有體現,可見污水管網建設已被中央環保督察盯上。
2024年多項文件出臺 支持污水管網建設
在此之前國家對于污水管網建設已出臺多項文件,支持污水管網建設與運維。
3月13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結合推進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以供水、污水處理等為重點,分類推進更新改造。加快推進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設備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地下管網設備建設。
繼國家發文之后,各省陸續出臺關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政策,均涉及到污水處理及污水管網方面。
3月18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運行維護的通知》,明確到2027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設施空白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3%以上,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綜合效能顯著提升。
近日,國家財政部發布2024年城市更新行動評審結果公示,首批擬支持的15個城市為(按行政區劃排序):石家莊、太原、沈陽、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青島、武漢、東莞、重慶、成都、西安,最高補助達12億。補助資金重點支持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和污水管網“廠網一體”建設改造等。
市場大額交易,偏向污水管網
國家政策及中央環保督察的雙向助力,促進了污水管網市場加速提升,小編整理近期市場交易情況,發現大額交易中均涉及管網建設。
如,河北唐山高新區京唐智慧港雨污水管網及配套市政設施建設項目,項目估算價124585.88萬元,由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建設內容為唐山高新區京唐智慧港雨污水管網及配套市政設施建設項目路線總長度約為14738.44米。
安徽懷寧縣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提升改造EPC項目,由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牽頭人)中標,合同估算價68995.84萬元,建設內容為排水管網缺陷修復工程、城區排水普查修復補充工程、空白區管網完善工程、污水處理廠提升改造工程、市政污水管提升改造工程、泵站提升工程等。
目前,我國污水治理已由飛速發展階段進入深耕階段,從市場交易中看出,新建污水項目占比很小,污水廠擴建及污水管網建設項目居多。
環保產業發展應與現階段減污降碳、生態文明建設需求相匹配,環保企業需做好順應時代發展的規劃和升級轉型,水處理領域發展至今,“終端有余,管網不足”的特征凸顯,產業的重心之前一直在廠站建設上,管網建設改造滯后是限制行業發展的一大痛點,相比較“看得見”的污水處理廠站,“看不見”的管網建設市場空間巨大。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