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博思創上市計劃又迎來新進展。海博思創近日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中簽結果,距離上市一步之遙。2024年憑借海內外儲能業績,海博思創已經實現了新突破!
主流儲能出海,支撐業績穩增
海博思創即將上市,帶給行業一劑強心針,只要業績夠穩、技術夠硬,儲能企業仍然會成為投融資市場的寵兒。
而就在11月29日,海博思創正式提交IPO注冊,其中數據顯示,海博思創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1.9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40%,而凈利潤則較去年增長了76.92%、達到3.13億元。
近來,海博思創的儲能主業步伐加快,海外市場的成功拓展尤為值得關注。
作為創業型企業,海博思創的發展路徑可以看作是國內儲能產業發展壯大并走向國際化的一個時代縮影。根據標普全球(S&PGlobal)統計,海博思創在2023年全球電池儲能系統集成商新增儲能裝機排名中位居前三,其中功率規模排名第二,能量規模排名第三。
近年來,伴隨全球儲能市場需求持續暴漲,海博思創的海外市場拓展已實現多點開花。海博思創的歐洲總部落地德國法蘭克福,北美總部落地美國休斯頓,亞太總部落地澳大利亞悉尼。最被業界關注的是,海博思創與全球領先的儲能系統集成商Fluence宣布達成合作,計劃與之強強聯手共同開發新一代儲能技術解決方案、降低儲能部署成本;同時與法國儲能投資運營商NW簽訂協議,計劃2025年底之前供貨500MWh的儲能產品,以及在2026年底之前交付總計超過1GWh的儲能產品意向訂單,與北美開發商Luminous Energy合作開發北美儲能項目,與澳大利亞能源公司Tesseract簽署了大型儲能和工商業儲能領域長期項目合作。
除了獲得大量海外訂單,海博思創還連續三個季度進入彭博新能源財經全球一級儲能廠商榜單,這也意味著國內儲能龍頭海博思創在海外市場也獲得了廣泛認可,開啟了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新紀元。
值得注意的是,儲能出海的挑戰與機遇并存,若要迅速切入并獲得訂單,必然離不開海博思創對儲能關鍵技術的前瞻性研發。
布局新一代固態電池儲能系統,支撐儲能高安全
安全,一直是全球儲能產業關注的焦點。
固態鋰離子電池技術,被認為是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電池熱失控問題的技術,已經成為越來越聚焦行業關注的熱門話題。在這個領域,作為儲能行業的先行者,海博思創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產品研發和項目應用實踐經驗。更進一步,從項目應用反過來推動技術研發,也是海博思創的優勢之一。
早在2022年,海博思創就推出了HyperSafe系列本質安全半固態電池儲能系統。同年,應用該產品的儲能示范項目在山東濟寧實現投運。2023年以來,隨著應用海博思創半固態儲能產品的示范項目“安全應急小屋”的市場化應用,海博思創進一步推動了其固態/半固態電池儲能商業化發展進程。
2024年7月,全球首個采用原位固態化技術的半固態電池儲能示范項目——浙江龍泉磷酸鐵鋰儲能項目成功并網,海博思創及合作伙伴衛藍新能源為之提供了基于280Ah半固態儲能電池的儲能設備解決方案和產品。該項目通過深入電芯技術的研發,以無機-有機復合固化技術,結合含有LATP的無機固態電解質和特殊制備的電解液,成功解決了傳統固態電池固-固接觸離子導電性差和界面不穩定的問題,首次實現了半固態技術在大容量儲能產品中的工程化應用。
據海博思創表示,固態電池儲能系統具有多重技術優勢,可增強安全特性,實現從傳統被動安全到主動安全抑制,從根本上消除電芯安全事故風險。
通過以上新一代產品的前瞻性布局,海博思創實現了將儲能安全從“被動安全”向“主動安全”轉變。
PCS技術突破,支撐儲能應用可靠
隨著新能源裝機發電量歷史性超越煤電,當前電力系統所面臨的挑戰愈加明顯,對儲能等靈活調節資源提出迫切需求,尤其對于儲能變流器設備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從應用端市場需求來看,儲能PCS開始走向組串式、集散式、高壓級聯等多種路線并存的模式,尤其構網型技術開始走上臺前、實現規模化應用。然而,這種多元化發展趨勢,其實也為儲能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只有技術經驗儲備充沛、才能經得住市場考驗。
海博思創基于對構網型技術、核心材料碳化硅應用技術、以及并網仿真技術等電力電子相關創新技術的深入布局,如今已經實現了自研PCS的應用。
為應對構網型技術需求,海博思創通過精準模擬同步發電機的動態特性,嵌入“虛擬勵磁轉動-變流器電壓頻率”的運動學耦合特性打造出構網型儲能系統,在電網頻率或電壓波動時,該儲能系統可以瞬時自發主動提供有功和無功支撐。
此外,為了解決儲能電池短板效應、提升儲能系統整體效率,“一簇一管理”的組串式儲能的市場需求逐步攀升,并成為企業競相布局的重點產品。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海博思創2024年發布了組串式PCS新品,通過風冷向液冷的轉變,助力儲能PCS實現更高冷卻效率、更小占用空間,推動儲能成本的下降。招股書顯示,2023年,海博思創自研組串式PCS在其已實現銷售的儲能系統產品中,占比已達到10.17%,預計2024年將達到20%~30%。
AI大數據技術,支撐儲能智慧運營
當前,國內儲能電站普遍存在盈利模式單一、收益率低的問題,電力現貨市場正在為儲能打開新的收益窗口。但儲能究竟能否從中獲益,其實還要看運營商對于電力負荷和電價的預測能力,這種需求正在加速推動儲能進入AI人工智能時代。另一方面,為了提升電化學儲能安全防護水平,行業日益關注電池熱失控的早期監測和預警能力,而這類功能也將依靠AI實現。
不過要注意的是,培養儲能領域的人工智能,首先需要豐富的經驗數據做基礎。這正是海博思創的優勢所在。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從事儲能的企業之一,海博思創自成立至今十余年,已經積累了百TB級別的數據樣本;而在此基礎之上,海博思創通過億級別參數的模型訓練,將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深度融合,推出了覆蓋儲能電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數據模型,解決了儲能行業多場景、全流程的管理難題。
同樣在AI技術輔助參與下,海博思創打造的儲能系統可以實現高達99.7%的高精度告警預警,顯著降低電站故障率,提升了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與此同時,在應用了這種模型的智能調度和優化運行模式后,儲能電站的整體收益可以提升4%,運行成本下降2.4%,可用電量性能提升了1.6%,實現了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雙重提升。
在國內儲能市場的深厚土壤中,海博思創已經奠定了堅定的技術基石,目前已經融入全球發展的大市場,正如其英文名“HyperStrong”所寓意的那樣,海博思創未來將會越來越強大,開啟發展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