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記者從國家電網華北分部獲悉,今夏期間,為扛牢電力保供安全責任,華北電網開展“錯峰交易”,充分發掘各地電力資源時空互濟能力,深入挖掘跨區跨省通道送電能力,增加新能源消納,為打造華北電網電力保供“大樞紐”再添新動能。
利用負荷特性差異開展“時差精準錯峰”
國網華北分部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市場交易二部副處長喻樂向記者介紹,鑒于東北、華北、華東等各區域尖峰用電時刻存在差異,高峰時刻相對提前或延后1-2小時的特性,國網華北分部自2023年起開展“時差精準錯峰”。
“今年5月,華北電網敏銳發現,遼寧、京津唐、江蘇晚高峰用電時刻出現了順序特點,及時對送電曲線作出調整。遼寧在晚高峰時刻送電100萬千瓦,京津唐、江蘇在高晚高峰時刻購入80、100萬千瓦?!畷r差精準錯峰’用滿了華北與東北、華東之間高嶺直流和錫泰直流跨區通道剩余輸電空間,同時滿足兩個受電區域度夏高峰時刻購電需求,這 相當于新增了一座80萬千瓦的電廠,充分發揮了華北電網在全網電力保供中的大樞紐和資源優化配置作用?!庇鳂氛f。
江蘇電力交易中心總經理魏旭向記者介紹:“江蘇作為電力受端省份,2024年迎峰度夏期間,通過多次錯峰交易,獲得了東北、華北電網電力支援,極大保障了江蘇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利用發電資源時空差異開展“三北互濟錯峰”
華北、東北、西北地區地理位置跨度大,日出和日落存在時間差異,負荷曲線和光伏發電曲線存在錯峰。
據此,喻樂向記者介紹,在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和國調中心指導下,國網華北分部聯合國網東北、西北分部摸清電網錯峰特性,明晰國-網-省三級調度、調度-交易的協同工作流程,深入開展“三北互濟錯峰”交易。
他向記者舉例說明,2023年迎峰度夏期間,華北電網利用東北、華北、西北電網進入早峰時間依次約晚1小時,光伏出力存在45分鐘至90分鐘時差的屬性,置換華北、東北、西北電網早峰跨區最大錯峰電力20萬千瓦。東北、華北、西北電網聯合調整聯絡線交換功率,“三北電網”彼此響應,很大程度緩解了電網平衡壓力。
喻樂介紹,“三北互濟錯峰”有效提升了資源配置水平和電力保供能力。
利用發電資源稟賦差異開展“資源互補錯峰”
據了解,冬季華北處于富風期、風力大發,而青藏高原冰封千里、處于枯水期、水電欠發。將華北后夜富余風電送給青海、西藏和四川,這些省份夜間可少發電或不發電,待白天負荷高峰時刻,水電持續頂峰發電,保障高峰電力供應,基于發電資源稟賦差異進行“資源互補錯峰”。
對于此模式,喻樂總結為“用華北平原的風,蓄青藏高原的水”。
“2023年迎峰度冬期間,華北電網開展華北、西北、西南電網‘新火水’電量錯峰交易,完成京津唐、冀北、山西送青海、西藏、四川電量3.26億千瓦時。該錯峰交易利用不同地區一次能源稟賦特點,結合能源時空特性,實現風、光、水、火等各類發電資源優化配置,實現華北的風不僅可以照亮北京的燈,還可以再蓄青藏高原的水,提高新能源消納?!庇鳂氛f。
內蒙古上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營銷部長李佩霖表示,自華北組織錯峰交易以來,上都電廠交易合同增加,交易電量提高,電費收入大大增加?!跋MA北電網持續加強錯峰交易,充分利用電廠發電能力,進一步提高電廠收益。”
記者了解到,華北電網處于國家電網的樞紐位置,通過“一交六直”特高壓與四個區域電網互聯,既作為“大受端”受入東北、西北電網電力,又作為“大送端”將電力送至華東、華中電網,是全國電力跨區輸送的一個重要樞紐。
國網華北分部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市場交易二部主任張哲表示,“后續將總結提煉錯峰交易經驗,以各區域、各省凈負荷特性為基礎,研究多送端、多受端錯峰互濟交易輔助決策方法,精準開展錯峰交易,著力打造華北電網電力保供‘大樞紐’,強化電力互濟互保,扎實做好迎峰度夏電力保供”。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