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時斕娜)記者日前從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獲悉,綜合宏觀環境、技術發展及市場變化等因素可以確定,今后我國水泥行業碳排放量或有起伏,但碳達峰已經實現。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從產量上看,2020年我國水泥熟料產量達到15.8億噸的歷史高峰,當年水泥產量為23.8億噸。從碳排放量上看,自2020年我國水泥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12.3億噸的峰值后,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下降,累計下降幅度13.9%,預計2023年仍將繼續下降。
該負責人表示,節能降碳技術迅速發展將持續促進水泥行業降碳提效。隨著水泥行業原燃料大比例替代技術、水泥窯富氧燃燒、低能耗水泥粉磨成套技術裝備等節能降碳工藝、技術、裝備快速發展,水泥行業能效水平加快提升。截至今年上半年,水泥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3%,達到或優于能效標桿值的水泥熟料產能占比達到13%,比2020年提升超過10個百分點。低碳水泥產品的發展和應用,以及建筑碳達峰需求下水泥熟料的精細化、減量化應用等技術,將持續促進水泥行業碳減排。
同時,水泥產品需求持穩趨降,將帶動水泥行業降碳提質。2021年以來,我國水泥產量已經連續3年下降,2023年預計比2020年下降15%。水泥產品生產總量減少,轉向追求質的有效提升,帶動水泥行業的碳排放量下降趨勢已不可逆轉。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